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航天日丨还记得46年前的一曲东方红么?

2016-04-24 国资小新


今天早晨,三张来自月球的照片刷爆了小新的盆友圈,先来感受下:





拍摄这些清晰月球照的是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说完月球,和大家分享一个46年前的事情。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此奏响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华美乐章。那首从卫星上回传的乐曲《东方红》,也成为老一辈人心中永恒的骄傲。而今天,2016年4月24日,被设立为首个中国航天日。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载人航天器、月球探测器,在轨卫星近150颗,你们可否还记得我们在太空中奏响的首篇乐章?


来段视频一起感受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961nez73&width=500&height=375&auto=0




听完历史,让我们继续展开这张让国人骄傲、世界尊重的中国名片,看看中国航天有哪些最新进展和规划!


“三高”成就民族品牌


中国航天已经成为象征着高技术、高质量、高可靠的民族品牌。


先看看中国的航天器。

从1970年4月24日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我国卫星研制能力不断提升,经历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航天器,从人造地球卫星到月球探测器,从低轨道飞行到绕月球轨道飞行,从短寿命工作到长寿命飞行等技术发展历程,形成了载人航天、导航定位、深空探测、通信广播、对地观测、气象预报、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七大类航天器研制业务。卫星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性逐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现有的在轨航天器近150颗,到2020年,我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将超过200颗,列世界第二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学钏说。


再看看中国的火箭

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覆盖高、中、低各种轨道,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正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已经进行了第226次飞行,前100次发射用时37年,而后100次仅用了7年的时间。


“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共完成86箭138星的宇航发射任务,较‘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发射成功率达97.7%,也创造了世界最高的发射成功率。”陈学钏说,“现在,我们的年均宇航发射次数超过17次,而‘十三五’期间,年均发射数量将达到30次左右”。


高技术、高质量、高可靠,“三高”成就了中国航天的民族品牌,让中国航天打入国际市场。


自1990年4月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轨道,实施首次商业发射服务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为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43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9颗卫星。在提供发射服务的同时,我国还实现了卫星的整星出口。其中包括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的9颗卫星。


“挑战”点亮科技之树


根据规划,未来十年,中国航天要迎来的挑战可真不少。雄心勃勃的中国航天人,正在用探索宇宙的豪情将科技树上的技能点一个个点亮。


我们将建设中国的空间站。

按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今年我国将完成研制并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验证空间站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2018年前后,将完成研制并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随后发射两个实验舱与“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2022年前后,中国将完成空间站建设,成为继国际空间站(超期服役)、和平号空间站(已退役)之后的全世界第三个在轨组装的空间站。预计到2024年,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退役,中国将成为唯一在太空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我们将采回月球的土壤。

按探月工程计划,2017年,我国将完成“嫦娥五号”飞行器的研制和发射任务,从月球采集月壤并返回地球,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2018年,我国还将用“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为人类完善月球档案资料。据悉,载人探月工程的论证与立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我们将探测遥远的火星。

我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得国家批复立项,这将改变火星上没有中国探测器的现状。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王中阳透露,目前航天五院正在开展火星探测器的研制任务,计划于2020年从地球飞往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对火星进行着陆巡视探测。


我们将布设更犀利的天眼。

“十三五”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继续发射卫星,计划在2020年前后完成全球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导航高质量服务;我国将研制发射“高分六号”“高分七号”等5颗卫星,全面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我国还将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实现40颗左右遥感卫星、25颗左右通信广播卫星在轨稳定运行,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我们将探索更深奥的宇宙。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发射更多的空间科学卫星。继去年底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上天后,今年4月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又成功发射并返回,前者有望在暗物质探测和宇宙线物理这两大科学难题上取得重要突破,后者将在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规律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于英杰说,“今年下半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也将先后发射升空,我国空间科学探索将踏上新征程”。他还透露,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进行了2030年前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将有更多空间科学卫星陆续出现。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

正在用脚踏实地的努力,铸造着探索星空的伟业



部分内容来源:中国经济网


猜你喜欢

看展览、得模型、拿油卡…这些福利错~过~无~

电力交易像"买卖股票"?全国首个多股东有限公司制省级电力交易机构诞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